首页

城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城院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教育扶贫 城院人在继续

日期:2021-05-11    来源:

2月25日上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开篇即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尚德笃学,守正创新的城院人用教育的担当和爱心滋润着靖边县的师生们,城院人用教育扶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与担当。

深入基础教育一线 谆谆授课显真情

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学院外语系主任郭继荣教授和教师徐素云一行去靖边县为靖边县中学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集中授课。来自靖边县各中学80多名骨干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次能力培训授课。

郭继荣教授是陕西省高考英语命题组专家,有十多年的高考英语命题经验,深谙陕西省高中生的英语学情和语言水平,并且承担了多项陕西省中小学英语师资科研课题和培训项目。培训授课中,郭继荣教授作了题为“反思与超越:英语的教与学”讲座。他站在外语能力构建的高度,以语言输入与输出为切入点,阐释了外语口语与书面语在交际功能上的特点,鼓励教师们一方面要精益求精、钻研教学方法和改革,另一方面要学习语言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不断充实和提升自我,从而更好的启迪学生、教书育人。郭继荣教授还结合自己的语言研究前沿知识,将外语学习上升到哲学层次,展示语言与世界的逻辑同构关系,把语言与文化关联起来。最后,他从高考英语命题人的角度,仔细分析了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并运用语义学理论,现场演练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目的解题思路。

外语系徐素云老师也参加了本次培训授课,她站在高考英语作文阅卷人的视角,给老师们讲解了高考英语作文的阅卷标准和方法,推导出高考英语写作教学的三个应对策略。她指出,高中英语的教学应着眼于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将英语高考标准融入到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才能突破英语教学的瓶颈和困惑。

郭继荣教授授课风趣幽默,让在场的老师们深受启发,徐素云老师授课如沐春风。两位老师的谆谆授课使在座的靖边县教师们大呼“过瘾”和“开眼界”。

以师资培训为契机 助力靖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近年来,437ccm·必赢国际多次为靖边县中小学和职教中心举办培训。计算机系闵亮老师和江帆老师多次参与靖边县师资培训工作。闵亮对第一次参加培训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2018年元月,陕西突降暴雪,通往靖边的高速公路封路,为了不影响培训,闵亮和党政服务中心刘军老师乘坐火车历时十小时抵达了寒风暴雪凛冽下、零下二十度的靖边。虽然遭遇极端天气,但靖边县的教师们对待培训的热情不减,三天培训无人缺席。闵亮说,经过2017年年底与靖边县教育局的沟通,他确定了培训内容,即多媒体设备操作技能、慕课&微课课件制作ppt辅助软件使用等。培训课上,靖边县的教师们也是认真专注,积极互动,令人鼓舞。

计算机系江帆老师回忆起培训的情景感慨的说,他去靖边县培训时候正值2018年暑期,职教中心的机房教室刚刚修缮好,还未安装空调,虽然暑热难耐,但靖边县的中小学、幼儿园老师们对新技术特别渴慕,求知欲很强烈,积极性很高涨。两天的培训从早到晚近十小时,中午只有很短的午饭时间,大家都是挥汗如雨,但无人缺席,都是坚持到最后一刻。由于职教中心离县城很远,路也崎岖不平,有的老师家里在县城,天刚亮就转乘公交车来听课,很辛苦。上课期间,这些教师们非常认真,休息的时候也咨询询问江帆老师微课制作、录课、ppt嵌入微课技巧。江帆坦言,虽然培训时间短,但靖边的老师们对知识认真负责与渴慕追求精神很令他感动。

437ccm·必赢国际教师们通过对靖边县骨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开展培训,有效的引导靖边县教师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自身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师资培训作为437ccm·必赢国际与靖边县结对帮扶、助推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持续推进。

姬赟璐:支教的点滴永远铭记

2017年10月,初入职437ccm·必赢国际的姬赟璐很幸运的被选派到靖边县职教中心开始了半年的支教工作,来不及消化校领导的热情接待,被匆匆安顿在教师公寓的姬赟璐,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开始了正式的上岗工作。这里的环境与她想象的大相径庭,生活特别简朴与单调。姬赟璐带的学生是职教中心大专班的孩子们,十八九岁的年纪,朝气而蓬勃。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与了解,姬赟璐发现这里的孩子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的兴趣普遍不高,成绩也不太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没有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她首先要做的事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乐趣。备课时,姬赟璐都会制作各样适合学生的教具,在课堂上会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让姬赟璐最动容的就是这里民风淳朴,学生们都对学习不放弃,希望从老师这里获得新鲜丰富的讯息与知识。站在靖边县职教中心讲台的每一天,和学生相处的每一件小事,都让姬赟璐感到简单的快乐,真正体会到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也能收获学生的信赖和喜欢。

姬赟璐在支教期间,遇上了靖边下大暴雪封路。没有物资的输入,没有足够的棉被,没有暖气,如何御寒成了棘手的问题。职教中心的同事们热情的为她送来了自家热乎乎的饺子和厚厚的棉毯、电暖气等。在鹅毛大雪、刺骨寒风的冬日中小小宿舍数日的温暖情景至今也令姬赟璐满满的感动。

半年的支教中,她与学生们一起学习、成长,职教中心的学生们就像萤火虫,点点星光汇聚照亮着共同成长的路,在姬赟璐的青春时光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姬赟璐笑着说,她将把收获的爱与感动化作前行的动力。

游皓洋:把希冀的种子留在职教中心

2018年9月5日,游皓洋开启了靖边县职教中心的支教之旅。虽然对于支教生活的艰苦他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但真实的体验和原先的想象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里远离县城,毗邻毛乌素沙漠,周边单调枯燥而寂静,师生的住宿条件很简陋,虽然地处陕北,寒冬凛冽,学校教工宿舍也没有暖气。

靖边职教中心的学生给游皓洋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所带的班级是大专班,这里的学生们待人非常有礼貌且学习十分刻苦。他们稚嫩的脸庞下,有着一颗善良而坚强的心,这是一个令人敬佩的群体。学生们内心非常渴望掌握一门外语,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很懂事。由于他们的英语基础太差,刚开始教学游皓洋无法用正常的教学方式去进行,了解情况之后,就主动降低难度,课堂上和孩子们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而引入实践教学。课余游皓洋也会多多倾听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因而想法是不同的。有的因为家庭条件很一般,希望通过掌握外语能多一点技能,更多一点就业机会,帮助家里减轻开支。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不差,想以后能来到西安,拥有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而面对这样的心声,游皓洋总是很感慨,对于这里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只能通过教育翻身,用知识改变命运。

靖边县职教中心的规模是陕西最大的,在靖边县职教中心,游皓洋感受到了老师们高度的工作热情。尽管这里的老师工资待遇并不高,可他们的工作量很大,经常有老师工作到晚上十点多了还没有回家休息。无论是校长,还是组内同事,甚至是素不相识的老师们,他们都热情地在生活与工作上给予游皓洋许多无私的帮助。职教中心的领导们经常关心过问他的生活,平易近人的为他讲解介绍学校当前的教学和建设情况;同事们会热情地请他品尝本地小吃,会向他介绍学生管理经验……

对于游皓洋而言,支教中最难忘的莫过于和职教中心的师生一起冬季远足。靖边职教中心有个传统,每年十二月全校师生徒步远足至内蒙边界的乌审旗,走过去需要十几公里,沿途经过沙漠地区,返程也是徒步回校。一大早天还未亮便出发,沿途也没有什么风景,枯燥单调,午餐就只有清水鸡蛋和面包。整日的寒冬徒步非常艰苦也和磨练意志。职教中心的师生们却兴致高涨、享受其中。游皓洋参与其中,内心被师生们白杨树般的意志和昂扬挺拔的精神风貌震撼着。

一学期的支教如白驹过隙,虽然支教时间有限,也无法深度开展教学。但学生们对游皓洋老师的评价很积极,离别时也很不舍。至今游皓洋依然和当年支教的几位学生保持联系,他时常和孩子们谈心聊天,游皓洋谈及这些孩子,总是很动容,他希望这些靖边职教中心的学生们能有美好的发展和未来,无论身处何处,要懂得感恩,要秉承那顽强拼搏不服输的意志。

【侧记】实施教育帮扶是437ccm·必赢国际对口靖边县教育局实施帮扶的一项重要措施,截至目前,学院先后选派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和优秀毕业班学生共计12人赴靖边县开展支教活动,学院计算机系和外语系选派优秀教师去靖边县开展培训授课系列活动均得到了靖边县教育局、职教中心的充分肯定。师生们前往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活动,传递自己的爱心。提高了贫困地区的知识面、开阔了贫困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文字:沈玉皎

图片:外语系、计算机系、党政服务中心、姬赟璐、游皓洋提供

编辑:沈玉皎